利息杠杆 冀光恒的一年:平安银行总行“消肿”,自叹营收降幅太快

发布日期:2024-10-12 21:55    点击次数:184

利息杠杆 冀光恒的一年:平安银行总行“消肿”,自叹营收降幅太快

一年前,冀光恒首次以党委书记的身份亮相平安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利息杠杆,此后平安银行迎来一系列组织架构以及零售、对公业务的战略调整。

近年来,我厅积极助力旅游业复苏兴盛,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省涌现出广州提升文旅咨询服务、湛江打造全域旅游交通标识体系、茂名构建三级旅游集散中心、江门加强旅游安全保障能力等一批优秀案例。

检验年菜的第一个标准是菜式的丰富程度,量化一下就是年菜的数量。

一年后,平安银行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如期而至,8月16日,作为党委书记、行长的冀光恒携平安银行一众高管,出席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回顾一年来的战略改革成效。

“一家银行经营没有3到5年想搞好太难,一家银行想搞坏的话,有一年足够。”冀光恒直言,战略改革最难在今年,从目前的整体进展来看,本轮改革达到了当初的预期。

这一年,平安银行总行层面架构调整、队伍变化、总分行联动、干部年轻化、竞聘等全部已落地,零售转型基本稳定、对公业务补充到位。然而,管理层需直面的仍是营收压力。

2024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延续“增利不增收”,营业收入降幅虽较一季度有所收窄,但仍“不理想”,降幅维持在13%的高位。冀光恒指出,通过降低风险减损、加大成本管控,希望全年营收降幅收窄至10%,并保持利润的增长。

图片来源:平安银行业绩发布会

01

“改革最难的是今年”

去年8月,冀光恒首次出席平安银行业绩发布会时直言,将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要求,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渐进式的自我修正和螺旋式的迭代升级”。此后,平安银行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零售高风险业务压降等一系列改革。

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冀光恒表示,作为银行来讲,一年时间是很短的,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一家银行的经营没有3—5年想搞好太难,当然一家银行想搞坏的话,有一年足够。

回顾过去一年的战略改革成效,冀光恒介绍,整体上讲,特别臃肿的总行基本消失了,这一年,平安银行总行层面的架构调整已到位,分行的基本架构也已到位,整体来看,队伍变化、总分行联动、干部年轻化、竞聘等全部已落地,今年二季度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

这一年最大的压力在零售业务,高风险信用类产品对营收冲击非常大,平安银行对高风险业务进行了调整,并加大自营渠道建设。对公业务补充到位,起到了掩护替代作用,对公贷款存款在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资产质量维持基本稳定。

“这一年我跟我的团队真的很辛苦,每天不确定性非常多,既要保增长又要解决遗留问题,但轻重缓急把控较好。”冀光恒坦言。

战略改革虽初见成效,但压力仍不小。2024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延续一季度表现,“增利不增收”情况并未得到缓解,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71.32亿元,同比下降13%;实现净利润258.79亿元,同比增长1.9%。

“压力最主要的来源之一还是营收降幅”,冀光恒表示,营收降幅太快,降幅虽较一季度的14%有所收窄,但仍“不理想”,压降高风险零售业务对营收造成了冲击,预计今年到明年营收可能都不理想,后续通过降低风险减损、加大成本管控,希望全年营收降幅收窄至10%,并通过增收节支保持利润的增长。

“改革最难的是今年,希望到明年的时候零售问题基本能解决掉,其他业务板块能上来,2026年重回正轨,实现比较像样的增长。”冀光恒说道。

02

“零售阵痛非常大”

自2016年下半年提出零售转型计划后,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成效显著,也被市场冠以“零售新王”的称号。不过,在调整贷款业务结构、压降高风险零售业务的背景下,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增长较为乏力。

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82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9%,其中抵押类贷款占比60.6%。上述个人贷款中,除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之外,信用卡应收账款、消费性贷款、经营性贷款余额均较上年末有所减少,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4709.9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4%;消费性贷款余额4884.7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0.4%;经营性贷款余额5552.8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7%。

“这一年零售阵痛非常大,高风险信用类产品减少1500亿元,对营收的冲击非常大”,冀光恒表示,自2023年开始,平安银行压降高风险信用类产品,期间非常痛苦,营收下降非常快时,内部也有要不要继续再做一部分高风险产品的想法,但最终还是顶住了诱惑。

“我们最大的压力来自零售,而零售最主要的压力来自于风险,风险最大问题来自于我们的过去没有自营渠道,外购渠道比较大。”冀光恒表示,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零售业务目前基本稳定,贷款从快速下降到企稳好转,自营渠道也有所增加。

零售业务做强是平安银行的核心战略,对于后续零售改革的侧重点,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张朝晖表示,零售改革战略的主要突破口在贷款端,贷款端的突破主要在中等风险及中高风险客群、中介获客压缩及自营渠道建立、数据风险驱动、分客群经营方面。

张朝晖介绍,平安银行在今年初已经开始在布局和安排,一方面发力基石类客户产品,例如,住房按揭贷款、白领贷等;另一方面,重点要突破中风险和中高风险客群产品,主要围绕着衣、食、住、行知名品牌的下游经销商提供模式灵活的金融服务工具和满足工薪族、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满足这类客群的临时周转性资金需求。

“过去平安银行在业务积累,特别是风险数据沉淀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风险模型也在进一步完善,未来在中风险和中高风险客群这两类客群场景应用时,平安银行会侧重于综合收益,包括贷款收益、存款收益等。”张朝晖补充道。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指出,平安银行业务结构持续调整中,且扩张意愿不强,以增强风控、开源节流、加强运营提升利润水平为重点,继续压降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方向,个人贷款利息收入占比依然较高,这块业务下降是营业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

预计下一步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将采取压降高风险产品的策略,继续推进业务结构调整,以重新布局该行的贷款投放,进一步聚焦重点客户,细分赛道。通过聚焦中等风险及中高风险客群、优化风险模型和提升综合收益等措施,平安银行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并提升盈利能力,这既是务实的选择也是做精做强的必要选择。

03

对公业务“补位”

在零售业务发展的阵痛期,冀光恒曾表示,希望对公业务能顶上去,能为零售争取喘息的机会。

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冀光恒再次重申,平安银行零售做强或者零售立行的战略没有变,但在经济不确定时,需要扶持过去发展较弱的对公业务,让其实现恢复性增长。

在零售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企业存贷款的增长成为平安银行拉动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截至2024年6月末,该行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1.4%至1.59万亿元;企业存款余额2.2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

“这一年对公业务都起到了非常大的掩护替代作用,对公贷款、存款在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在投放过程中,资产质量维持基本稳定。”冀光恒评价道。

回顾对公贷款投放情况,平安银行副行长杨志群介绍,平安银行重点聚焦战略客户及区域优质企业,注重效益与安全并重。贷款主要流向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三大领域,这三者合计占据了约70%的投放比例。今年上半年,有贷户数量较年初增长了15.5%,进一步夯实了贷款资产投放的客户基础。

“平安银行信贷增长的原因包括公司恢复性增长、对公资产质量及风控体系的持续优化、队伍成长带来的资产获取能力提升,以及今年零售业务阶段性调整导致的对公资源分配增加。”杨志群表示,下一阶段平安银行将继续保持资产投放平稳增长的态势,重点稳住批发零售、基础设施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基本盘,同时加大制造业投放力度,提升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还将强化优势产品,如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推广力度,深化重点客户合作,全力做好上市公司、科创企业、普惠金融及战略客户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廖鹤凯认为,平安银行坚持加大对对公贷款的投放,以服务实体产业为导向,在产业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普惠金融五个方面重点发力,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专精特新、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是回归银行业务的本质,有助于平安银行长远发展。

从组织架构到零售、对公业务分布调整,冀光恒总结道:“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招制胜的,平安银行会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市场的变化,根据改革过程中的阶段性反馈,持续调整纠偏,纵深推进,以业绩为导向,提升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平安银行之所以此前陷入增长停滞的局面,与高风险经营战略有直接关系。通过经营战略的调整,尤其是强化数字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进一步防范风险,同时在新零售业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对公业务的发展,从而形成高质量的综合金融发展新模式。

记者 李海颜利息杠杆